基于全場透射顯微術的上海光源納米三維成像線站BL18B具有三維結構成像分析上的獨特優勢,能夠為納米材料、能源、環境等眾多領域提供最先進的納米結構表征和研究手段。該線站主要實驗方法包括透…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司徒國海團隊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能夠應用于自然場景的實時非侵入式透過散射介質光學成像方法(DescatterNet)。相關研究成果以Learning-bas…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苑航博士、許慎躍研究員和馬新文研究員等在分子庫侖爆炸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利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提供的高電荷態離子束流實現了對復雜分子的高精度…
為了滿足高端被動短波紅外成像的需求,傳感器必須同時具有高響應度和低噪聲,獲得極高的信噪比/比探測率,以實現對微弱紅外光的探測(晴朗星光,<10?? W·Sr?1·cm?2·μm?1)。當前主…
2024年11月21日,河南大學納米科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申懷彬教授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樊逢佳教授等在量子點領域合作的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green InP-based QD-LED by controlling electron…
熱輻射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能量傳遞方式之一。然而,傳統的黑體輻射因其非定向、非相干、寬光譜、無偏振等固有特性,致使輻射體與其周圍所有物體均進行熱量交換,極大的制約了傳熱效率和熱流操控…
金屬組學(metallomics)是系統研究生命體內所有金屬/類金屬元素含量、形態、分布、結構與功能的一門新興學科。X射線熒光光譜技術(XRF)是一種優異的多元素、微損測定技術,無需對樣品進行前處理即…
北京理工大學張軍院士團隊,首創片上光譜復用感知架構,自主研制了國際首款百通道、百萬像素高光譜實時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創造世界最高記錄。11月7日,團隊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文…
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以“洛書”命名的一臺超長多模式中子小角散射譜儀,日前在我國科學實驗用反應堆——中國綿陽研究堆(CMRR)順利通過技術驗收。這是中國第一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型散裂…
按照國家推動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和我國西部地區優良的天文觀測條件,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與紫金山天文臺聯合改造德令哈青海觀測站1.2米望遠鏡,利用瓦級的皮秒激光器實現了對空間碎片的高精度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