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住建局獲悉,淄博市人民政府近日下發關于組織實施淄博市全域融合供熱專項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要求統籌推進規劃實施,積極推進供熱主干管網互聯互通建設,將供熱管網向邊遠鄉鎮和農村社區延伸,持續擴大集中供熱規模和覆蓋范圍,讓優質供熱服務惠及更多群眾。
城市集中供熱管網 district heat supply network 由城市集中供熱熱源向熱用戶輸送和分配供熱介質的管線系統。熱網由輸熱干線、配熱干線、支線等組成。輸熱干線自熱源引出,一般不接支線;配熱干線自輸熱干線或直接從熱源接出,通過配熱支線向用戶供熱。熱網管徑根據水力計算確定。在大型管網中,有時為保證管網壓力工況(見熱網水壓圖),集中調節和檢測供熱介質參數,而在輸熱干線或輸熱干線與配熱干線連接處設置熱網站。
據介紹,《規劃》是指導淄博市2020-2035年供熱能源發展、熱源發展、供熱管網布局、融合供熱、供熱分區、供熱計量、智慧供熱等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于優化淄博市能源布局和結構、統籌供熱全域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供熱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淄博市要求統籌推進規劃實施。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供熱主干管網互聯互通建設,將供熱管網向邊遠鄉鎮和農村社區延伸。要統籌熱源平衡利用,進一步優化供熱能源結構和配置,確保各分區主力熱源、備用熱源安全穩定,切實保障冬季居民采暖平穩運行。要加大工業余熱、
太陽能等能源開發利用,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形成多能互補的熱源架構。
敷設方式
供熱管線有地下敷設和地上敷設兩種方式。
地下敷設:
不影響城市交通和市容,是城市供熱廣泛采用的敷設方式。地下敷設又分為有溝敷設和直埋敷設。
有溝敷設是指,供熱管道敷設在地溝內,管道本身不承受外界荷載。地溝分三種:①通行地溝除敷設管道外,還設有高度不小于1.8米的人行通道,工作人員可以進入溝內檢修和更換管道。多用在熱源出口及不允許開挖路面的地方。管溝較長時應有通風和照明。在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中心區,供熱管道也可以與其他管道一起敷設在通行的綜合地溝內。②不通行地溝其尺寸只考慮管道施工操作條件,工作人員不能進入。這種地溝橫斷面尺寸小,造價較低,廣泛應用。③半通行地溝介于通行地溝和不通行地溝之間,地溝內的人行通道尺寸較小,工作人員只能進行簡單操作。
直埋敷設是指,管道直接埋設于土壤之中,無地溝,管道本身直接承受外界荷載,造價低,施工簡便,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敷設形式。
地上敷設:
也稱架空敷設,其造價便宜,
維修方便,多用于工業區、郊區、地下水位高、濕陷性土壤區等地質構造特殊的地區,以及跨越鐵路、公路、河流等地段。多數設專用支架。根據支架高度不同,分為高支架、中支架、低支架和地面敷設。高支架的高度在4.5米以上,一般在跨越公路、鐵路等障礙物時采用;中支架高度為3米左右,在一般工業區內采用;低支架高度為0.5~1米左右,在城郊空曠地區或工業區沿工廠圍墻敷設時采用;地面敷設是利用管枕將管道墊起,和地面保持一定的間隙作排水用,只在地面相當平整時采用。
同時,加大科技創新應用。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加快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建設,實現熱源、管網、用戶全過程監測和智能調節。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藝、技術、設備,促進供熱行業節能降耗減排,助力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資料來源:百科、淄博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