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南安市印發《南安市智慧用電安全建設行動方案》,多舉措推廣“智慧用電”系統,為用電安全筑牢防火墻。
緊盯“三個一”,推動監管模式創新優化
(一)堅持目標引領,出臺一個方案。印發《南安市智慧用電安全建設行動方案》,明確各單位工作職責及任務目標分工,由市應急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住建局、文體旅局等6部門按照行業特點負責住宅小區、文保單位、公租房等特殊行業單位的建設管理,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落實屬地建設管理,努力形成條抓塊保的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工作落實。
(二)夯實質量基礎,建立一個設備廠商庫。南安市安委辦在前期市場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相關技術導則、市場準入要求,綜合產品供應商的品牌價值、技術專業、服務水平等因素考慮,匯總一批供應商的基本信息,公布了《第一批電氣火災監控報警系統/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系統指導目錄》15家29套產品/6家7套產品、《第二/三批電氣火災監控報警系統指導目錄》3家6套產品/2家4套產品,供各單位參考,旨在鼓勵市場充分競爭的同時,又為轄區企業選擇技術服務單位提供科學的比選參照,受到各鄉鎮(街道、開發區)、部門和安裝單位的廣泛好評。
(三)強化進度管理,實施一項考核機制。為提升各部門和鄉鎮推進智慧用電的積極性,市安委辦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將智慧用電系統的推廣完成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綜合目標考核中,并對超額完成任務的單位予以加分鼓勵。同時,還建立了智慧用電系統推廣進度季度通報制度,定期公開進度信息,分析存在問題,明確工作要求,為全年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證。
相信大家對“智慧用電”并不陌生,智能用電是構建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支柱和六大環節之一,是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智慧用電可以實現對用電設備的遠程實時感知、在線監測、科學預警、智能診斷及集中管理、遠程智能控制管理,更加直觀的向用戶呈現用電情況,達到安全用電的目的。例如,讓車間電線發熱、漏電等問題都能及時發現,保障安全。即使出差在外,只要打開手機看一看,辦公樓、各生產車間的電氣線路是否正常安全,都能一目了然。
智慧用電管理系統有五大優勢: 1、預防電氣火災:監控電氣電路運行的各種指標數據,系統可將預防隱患的
標準化流程、城治網格、績效考核、安全責任通過云計算后,分發到用戶手機和智慧中心。 2、大數據實時監控:數據匯總,結合實際場景,進行智能檢測、分析、報警、反控、維保等安全管理。將數據反饋到用戶。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將推動智能小區、智能城市的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讓生活更便捷、讓生活更低碳、讓生活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