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燃式發動機具有不受熱源種類限制的特點,可以利用
太陽能、生物質燃燒熱、工業余熱等熱源,近年來備受關注。熱聲發動機作為一種外燃式發動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環境友好等突出優點。熱聲發動機可以將外部熱量轉化為聲功輸出,產生的聲功可用來驅動聲電轉換裝置從而構成熱聲發電系統。目前應用于熱聲發電系統中的聲電轉換裝置主要包括直線發電機、壓電換能器、雙向透平等。由于現有熱聲發電系統中聲電轉換裝置存在固有局限性(包括結構復雜、成本高、可靠性低等),因此有必要探索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優勢的聲電轉換裝置。
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通過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可將多種形式機械能有效轉化為電能輸出,其潛在應用領域包括微納能源、自驅動傳感、藍色能源和高壓電源等。目前大多數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研究局限于環境中隨機機械能的收集和轉換,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熱聲發動機可將外部熱源的熱能轉換成聲能(聲波形式機械能),從而為摩擦納米發電機提供穩定而持續的機械能。2017年,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羅二倉課題組提出“熱聲驅動摩擦納米發電機”這一熱-聲-電換能新流程,并通過將一接觸-分離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耦合在駐波熱聲發動機諧振管末端,實驗驗證了摩擦納米發電機作為聲電轉換裝置應用于熱聲發電系統中的可行性(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7;111(15):153901)。
基于此,該課題組近期提出將液態金屬基摩擦納米發電機(LM-TENG)耦合在駐波型氣-液諧振熱聲發動機諧振管中,從而構建出一種完全無固體運動部件的高可靠的熱聲發電系統。該發電系統的工作原理為:熱聲發動機利用熱致聲效應將外部熱源的熱能轉化為工作氣體往復振蕩的聲能,氣體的往復振蕩驅動U形諧振管中的液態金屬液面做升降往復運動,使得摩擦納米發電機中兩種摩擦電性質不同的材料(液態金屬和摩擦材料)表面周期性接觸和分離,利用兩種材料之間摩擦/接觸起電產生的電荷分離和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勢差驅動外接電路中自由電子流動,進而將驅動兩種材料接觸分離的聲能收集起來并轉化成電能輸出,最終實現從熱能到電能的持續、穩定轉換。實驗中,熱聲驅動液態金屬基摩擦納米發電機獲得了最高15 V的開路電壓輸出,驗證了這一新型熱聲發電技術的原理可行性。
相關研究成果以Thermoacoustically driven liquid-metal-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 thermal power generator without solid moving parts為題,在線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并被選為Featured Article。理化所羅二倉和研究員余國瑤為論文通訊作者,特別研究助理朱順敏為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唐偉對該工作的實驗設計提供了指導。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