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系列環境監管措施的落地實施,環境監測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頂梁柱”和“生命線”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環境質量監測在經歷了監測體系建設的完整周期后,疊加“量化考核、量化追責”的高壓態勢,環境監測數據
標準和質量要求開始有了更高的提升。環保督察的常態化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對各地方污染狀況的監控體系上,這自然需要強有力的環境監測服務行業做支撐。
作為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環境監測亦是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依據。這同時側面反映了環境監測行業的規模是巨大的。得益于環境政策推動,環境監測要素從大氣擴展到水質,監測領域不斷擴大。
未來監測行業的新增空間短期將來自監測點位下沉、網絡化監測需求提升,中長期來源于監測指標和領域的進一步拓展,環境監測
儀器儀表發展可期。
近日,上海儀器儀表協會發布了2020年環境監測儀器經濟運行比較,具體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