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凱里工務段有這樣一位“90后”探傷員周杰,他們在數千米的鋼軌探傷中查找并修補以毫米計的裂紋。他們稱自己是“鐵路醫生”,因為他們的工作和醫生的職能一樣重要,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拯救生命。
據悉,探傷工分為鋼軌探傷和焊縫探傷兩個組,屬于輪崗作業,通常4個月輪換一次作業。周杰之前一直在鋼軌探傷工區,今年3月初他又輪換到了焊縫探傷工區。他笑稱:“我們更像是檢測B超的婦產科醫生,但我們更希望檢測不到任何新狀況、新發現。”
這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鋼軌探傷組通常分成兩撥進行作業,一撥負責推移探傷儀掃描鋼軌,用超聲波檢測鐵軌內部傷損,另一撥三個人則隨身攜帶對講機,提示火車駛近信號,以便隊友安全執行作業。不難看出,“鐵路醫生”醫鐵路,儀器設備少不了。
目前,我國共有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下轄54個機務段,每個路段都有鐵軌探測人員。他們身著“黃馬甲”,行走在清冷的鐵路線上,日復一日,無畏寒暑,把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當成肩上的責任。
此外,鐵路巡檢是鐵路線日常維護的基本工作,隨著交通線的逐漸延長,傳統人工巡檢方式已無法滿足交通管控部門大范圍、高效率的快速巡檢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人機巡檢的應用價值開始顯現。
無人機主要由飛行平臺、攝像頭和地面控制站組成,利用無線通信、計算機控制等前沿技術,具有攜帶方便、機動靈活等特點,搭載智能工控軟硬件,在遠距離控制、高清視頻/圖像采集與處理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代替人工進行鐵路巡檢,可有效提高巡檢的效率與安全性。
相信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鐵路醫生”,保障軌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