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新概念】導讀:目前國內邊緣計算行業還處于期望膨脹期,隨著國家不斷加快新基建的戰略部署,經濟社會各領域正逐步向數字化轉型升級,涌現出海量邊緣數據處理訴求。
前瞻預計未來3-5年國內邊緣計算市場有望比肩大數據市場,到2025年我國超50%的企業生成數據將在邊緣數據中心處理,至少50%新建物聯網項目在邊緣使用容器進行應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元級別。
1、國內邊緣計算正逐步大規模商用
5G邊緣計算(MEC)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連通邊緣設備與數據中心,使得原始數據在采集點附近就能得到及時且高效的處理。5G邊緣計算本質是將原本集中在大型云計算平臺的數據計算、存儲、網絡能力下沉到網絡邊緣,通過5G切片通信技術實現多個用戶間的邊緣數據與邊緣網絡的安全隔離通信,使得數據發生地能夠就近獲得存儲、運算、網絡和安全能力,而無需傳輸到云端。目前包括國家和多個省市已明確提出了邊緣計算產業的布局和規劃,加快邊緣計算技術場景研究及規范制定。
據工信部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邊緣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同比增長55.39%,預測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96億元。
2、邊緣計算產業鏈逐步完善
邊緣計算產業上游為設備供應商,整體產品朝小型化、輕量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主要廠家包括華為、思科、浪潮、艾默生、施耐德等;中游為邊緣服務商,提供邊緣網絡和專業化集成運營服務等,主要廠家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騰訊、阿里和百度等;下游為終端客戶,涉及機場、國防、營銷、氣象、航運、保險、農業、家庭消費、健康、能源、公共服務、零售等多個垂直行業。
不同的邊緣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側重點也有差異,電信運營商和私網運營商主要提供網絡接入+數據中心服務;第三方專業服務商主要提供數據中心基礎+增值服務,并附帶Iaas服務、IT外包或者系統集成服務以及定制化數據中心服務;大型OTT供應商主要專注于分布式云服務;一些新興玩家更傾向于提供生態內+多元化租賃服務。
當前國內運營商主要著眼于邊緣網絡應用,包括視頻監控、VR/云游戲、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率先落地。依托于網絡超低時延、網絡安全性高以及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強的特性,未來邊緣計算在政務、交通、金融、電力、能源開采和軍工等行業上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