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悉,新工業革命是基于網絡物理系統的出現,其被稱之為“第四個工業革命”,網絡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件、傳感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推動新工業革命,機器視覺大顯身手。
新工業革命聚焦工業過程的改進,通過連接所有供應鏈以實現部署設備與工業流程之間的數據通信,從而減少浪費和故障停機時間,那么,你對工業革命知多少呢?
工業革命知多少?
工業起源于第一次工業革命(1780-1840),在這一階段完成了從零碎的手工生產到機器輔助生產的轉變,這次轉變是由驅動工廠機器和工具的水力及蒸汽動力推動的。
隨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階段(1870-1914),工業生產又引入了新的技術和電力能源。電力可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照明,提高了生產的連續性,讓工人能夜以繼日地進行生產。
第三次工業革命(1947-2010)也被稱為數字化革命,它起源于晶體管的發明。晶體管的出現推動了計算機的發明,此后計算機以自動化設備的方式廣泛存在于工廠的各個角落,為減少浪費和提高生產力提供支持。
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再一次聚焦工業過程的改進,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要將分散在組織內部的大量數據連接和整合在一起。從現有設備中提取的數據可實現運行的智能化,通過透明的工業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并縮短產品的上市時間。
因此,不難看出,前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等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機器視覺助力可不少。
機器視覺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據悉,機器視覺使人工智能應用更加廣泛且更有效。在機器學習中,它為消費者和商業應用的硬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察和解釋環境的能力。在工業環境中,這些技術,加上自動化和高速網絡,共同構成了一場全新工業革命:工業4.0。它們成為低浪費、高效率工業活動的全新代言人。
機器視覺的地位不可小視。相比人類視覺,機器視覺在精確性、速度性、適應性、客觀性、重復性、可靠性、效率性、信息集成方面優勢明顯,能夠在各種生產環境中替代人工進行高強度連續精準作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
在新工業革命中,機器視覺可使物聯網中的傳感器更加強大和有用。有助于降低大規模物聯網建設的帶寬要求;可以幫助揀貨機器人提高響應時間,并減少執行過程中的損失或缺陷;補充了物聯網自動化技術。支持物聯網自動化解決方案。預計在未來幾年將繼續發展,并進一步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出貢獻,發展前景廣闊。
機器視覺發展前景可期
據悉,機器視在某些方面機器視覺能夠代替人眼,更好的進行工作。對目標進行識別、判斷、測量或檢測,主要應用機器來模擬人的視覺功能。其技術包括對目標對象的圖形獲取技術、對圖像信息的處理技術、對目標的測量技術、對目標的識別技術等。
現在,機器視覺已經嶄露頭角,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探索機器視覺帶來的好處。機器視覺正在影響制造、鉆井和采礦、貨運和供應鏈管理,質量保證,材料處理,安全以及各種其他垂直領域。機器視覺可為工業世界的物聯網增添了一道關鍵的智能層。
據數據顯示,我國共有關鍵詞為“機器視覺”的現存企業2677家,此外,在政策的利好驅動下,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比較活躍的地區之一,預計到2025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246億元。
在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等為技術突破口的新工業革命下,機器視覺應用將更加廣泛且更有效,大顯身手,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