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導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個系統,利用原子般薄的半導體傳輸數據,這種方式非常高效節能。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個系統,利用原子般薄的半導體傳輸數據,這種方式非常高效節能。在未來,這一研究突破有望為下一代計算機和智能手機提供電力,使其比目前的設備耗電更少。
通過將混合激子(電子與空穴結合)與光,在原子薄的半導體中混合,實現這種新的高效能技術。在原子薄的半導體中與光混合,這比一張紙要薄約10萬倍。這種新的節能半導體技術,可以不放出任何熱量來減少運行所需的電力,這意味著沒有能量被浪費。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研究團隊首次證明,在室溫下,這些原子般薄的半導體中,信息載體(可以在計算機中傳輸數據的粒子)能進行有效傳輸。這是創造未來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必要步驟。
研究人員稱,計算機已經使用了所有全球可用電力的10%左右,金錢和環境成本極高。由于計算機需求的增加,預計每10年將翻一番。研究團隊希望這項技術能夠通過減少浪費的能源消耗,為未來計算機領域的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為全球研發用于計算和信息處理的低能耗半導體技術做出努力。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專注研發基于這種半導體技術的高能效
傳感器和激光器。
題為“Motional narrowing, ballistic transport, and trapping of room-temperature exciton polaritons in an atomically-thin semiconductor”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