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政策加碼老舊小區改造。燃氣、電力、排水、供熱等配套基礎設施成為改造重點,給智能表計帶來了不少市場。
老舊小區通常是指單位制改革之前,由政府、單位出資建設的居住區,與1998年商品房改革之后建設成的居住區相比較,大多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由于老舊小區建成年代越來越久遠,原先的設計規劃,用材質量都逐漸不能支撐現在的需求,各種問題接連出現,亟待重現整修完善,政策加碼老舊小區改造。
政策加碼老舊小區改造
2020年4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系統謀劃和穩步推進。因此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既要扎實做好前期科學規劃,保留城市文脈,明確改造
標準和對象范圍,又要探索一條能夠協調各方利益的改造模式,并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服務基層治理。總體來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改造、運營以及公共服務供給等費用,資金需求總規模非常大。
根據住建部披露數據,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初步估算我國城鎮需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達4萬億元,如改造期為5年,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以上。
隨著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加快,水電氣成改造重點,相關表計未來可期。
水電氣成改造重點 相關表計發展可期
近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設施建設的通知》,要求對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配套設施短板進行摸排,以燃氣、電力、排水、供熱等配套基礎設施和養老、托育、停車、便民、充電樁等民生設施為重點,進行優先改造,給智能表計帶來了不少市場。
詳細來講,在一些老舊住宅小區,由于供水管網老化、破損,經常出現“跑、冒、滴、漏”等現象,既造成水資源浪費,又因單元總表與室內分表數據有出入,讓樓內居民分攤不合理水費,鄰里之間時常發生矛盾。
因此,對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和安裝更換智能水表已是當務之急,智能水表安裝更換需求將持續增加。
另外,老舊小區中,供電設備陳舊,用電可靠性差,線損過大,故障不斷,成了居民眼中老大難問題,智能電表的按照改造可徹底解開居民的用電心結,安裝智能電表后,可以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用戶可以實時查詢自己各時段用電情況,制定合理的用電計劃,真正做到用電無憂,多個地區的老舊小區的電表舊貌換新顏,智能電表“安全上崗”,發展可期。
老舊小區燃氣安全不可小覷,改造過程中,逐步推進物聯網智能燃氣表安裝工程。安裝的智能燃氣表除了具有正常的用氣計量功能之外,對燃氣膠管破損漏氣、長時間忘記關閥等異常情況,還可以進行自動判斷、報警,以及自動關閥,避免事故發生。
結語:老舊小區建成年代久,基礎設施落后,政策規定應優先進行的一類改造級別項目是“保基本配套措施”,其包括:和居民生活直接關系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相關表計迎市場,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