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 Milton Guerry 說:“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這里每年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多,且擁有最多的可操作機器人。這種快速發展在機器人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彼f的裝機量主要是指中國
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了全球的近半壁江山,這也是機器人領域最大的市場。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就提到,預計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839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有445.7億元規模。如果面向未來,445.7億元還是一個很小的數字。按照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203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1600億擴大到2600億,仍有1000億的發展空間,中國市場也會隨之擴大。
445.7億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德邦證券認為工業機器人可用于汽車零部件、金屬制品、汽車整車、家用電器、電子、鋰電池、光伏、食品飲料、汽車電子、醫療用品、化學制品、倉儲物流、半導體等多個場景。
隨著國內制造業的逐漸轉型,工業生產對自動化的需求開始從單機設備轉向全自動設備、全自動生產線,并提出了對全自動化生產線柔性化的需求。柔性化需求的出現使得調整能力差、智能化程度低的傳統機器人逐漸不適應產線,并誕生了適應柔性制造的智能協作機器人。靈活、安全、小巧的智能協作機器人不僅能滿足企業柔性化的生產需求,還解決了傳統工業機器人投資規模大、投資回報期長、靈活度有限等問題,讓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能輕松實現智能自動化,加速“智能制造”的普及和落地。
當今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都在競相開發和改進新技術,讓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更廣泛,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伴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柔性制造系統應用將日益廣泛,智能協作機器人應用于工業生產必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協作機器人是指被設計成可以在協作區域內與人直接進行交互的機器人。就其工作模式而言,協作機器人有人機協作、人機配合以及單獨作業三種工作模式,單獨作業時機器人與人相隔一定距離,與工業機器人的工作模式相似;人機配合時機器人與人執行不同工作任務;人機協作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工作模式,需要機器人與工作人員進行動態交流互動,達到提質、增效、降本的目的。
隨著協作機器人技術的愈加成熟,其相對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優勢也將更加凸顯,尤其是智能技術的加持將推動傳統協作機器人向智能協作機器人演變。智能協作機器人將更加重視機器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互動、實時交互,在未來的工作場景中,機器人可迅速對工作人員的指令(包括口頭、動作等)做出應變,并能與人以及其他機器人進行深度交流學習,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未來,隨著協作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人口出生率的連續下跌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協作機器人在中國將會有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