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專家審定會審議并原則通過《連續pH
測量儀校準規范》、《經皮黃疸測試儀校準規范》2項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起草單位按照審定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報批稿。按照《天津市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校準規范管理辦法(試行)》(津市場監管規〔2021〕5號)有關規定,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意見反饋郵箱scjgjlc@tj.gov.cn,截止時間2022年2月25日前。
《連續pH測量儀校準規范》
連續pH測量儀是與實驗室pH計的測量原理基本相同、能夠連續自動測量批量樣品的pH值的自動化儀器,儀器主要由pH電計、pH電極以及輔助測量設備組成。輔助測量設備由裝有工作站軟件的計算機、操作架(臂)、樣品臺組成。儀器的測量方式為浸入式。
本規范為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本規范按照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 度評定與表示》和 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規定要求編寫。
本規范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 JJG 119-2018 《實驗室 pH(酸度)計檢定規程》、JJF 1547-2015《在線 pH 計校準規范》、GB/T 6920-1986《水質 pH 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GB/T 11165-2005《實驗室 pH 計》、GB/T20245.2-2013《電化學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 2 部 分:pH 值》以及 HJ 1147-2020《水質 pH 值的測定 電極法》中部分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
依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附錄B、附錄C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具備自動化設計、可連續測量 pH(酸度)參數的儀器的校準。
《經皮黃疸測試儀校準規范》
經皮黃疸測試儀是用于快速測量人體(主要用于新生兒)皮膚內膽紅素濃度的計量儀器。其測量原理為光反射法,通過白光照射皮膚,檢測器接收從皮膚及皮下組織中反射回的藍色(450 nm 或 460 nm)和綠色(550 nm)對應的光能量,兩波長光波密度差與膽紅素濃度符合朗伯比爾定律,經過轉換得到皮膚組織下膽紅素濃度。儀器主要由主板、光源、光電傳感器以及顯示界面組成。
本規范為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和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共同構成本規范制訂工作基礎型文件。
本規范的制定參考了 ISO 21151:2020《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建立校準器和人體樣本值計量可追溯性的國際協調協議要求》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harmonisation protocols establishing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values assigned to calibrators and human samples)。
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基于光反射法原理、測量范圍大于 20 mg/dL(342 μmol/L)、用于新生兒膽紅素檢測的經皮黃疸測試儀的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