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連化物所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105組)耿旭輝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主要負責耐壓水密封外殼的研發和海試)共同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原位葉綠素、有色溶解有機物(CDOM)和微生物熒光
傳感器,于4月28日至6月6日在探索二號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載深海原位實驗室進行了24次海底試驗,最大潛深1833米,并在海底連續工作七天,均獲得了有效數據。
本次海試中,三種傳感器分別測量到了南海海水中從海平面到海底整個剖面的葉綠素a、CDOM和微生物的濃度,測量結果均與文獻報道數據相吻合,包括剖面濃度變化趨勢、拐點深度和絕對濃度,表明該三種傳感器的測量及標定精度良好。其中,微生物傳感器經第三方測試,對色氨酸檢測下限為0.03μg/L,與國外同類高端產品水平相當。
上述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A類先導專項“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和大連化物所創新研究基金項目的資助。(文/圖 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