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2011年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公開表示,要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的新上項目,進一步完善行業準入條件,提高“兩高”行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準入門檻。
在11月10日召開全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再一次在公開場合重申要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的新上項目。
12月8日,在2011年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公開表示,要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的新上項目,進一步完善行業準入條件,提高“兩高”行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準入門檻。
兩個“不降反升”
工業節能壓力大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工業能耗占全社會的能耗比重不降反升,由2005年的70.9%上升到2010年的73%;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和電力等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工業的比重不降反升,從71%上升到77%。“第一個‘不降反升’有它的合理性,因為整個工業高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總量也在不斷上升。而第二個‘不降反升’說明六大高耗能行業在整個工業當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這是一個明顯的問題。”蘇波在論壇上說。
蘇波表示,要逐步提高限額標準值,積極開展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把能耗限額標準作為實施“差別電價”政策的依據。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地區規定的單位能耗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施“懲罰性電價”,嚴格控制“兩高”行業產品的出口。
兩個“不降反升”不僅令工信部再次提出嚴控,更明確了具體的工業增加值能耗目標。
記者在論壇上獲悉,工信部與國家發改委、有關行業協會經過反復測算和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1%左右的目標。《“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將實施能源消耗總量控制,進一步壓縮工業能耗的增長空間。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也在論壇上表示,2011年年初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存在難以完成的風險。
趙家榮提供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下降1.6%,與全年下降3.5%的目標存在較大差距。上半年氨氮排放量下降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上升6.17%。
蘇波也表示,在目前主要耗能工業產品單耗下降空間已經大幅度縮小情況下,支撐工業產品能耗下降21%的指標難度不小。
節能目標確定
企業節能管理有待加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工信部確定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1%目標有可能進一步分解至行業。“如果要分解的話,也將主要由各個行業協會去督促企業完成一定的節能指標。”
由此可見,節能目標最終也將由行業下達到企業,企業節能管理能力在“十二五”期間亟待加強。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用能量占了全社會能源消耗的70%左右。其中,用能量占全社會用能量60%以上的企業是僅占全國企業1/5的高耗能企業。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11月10日召開的全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對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各地區相關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節能管理,加強宏觀指導,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考核機制,開展能源管理績效評價,加強能源管控中心、能源體系建設,完善能源管理負責人、管理師崗位配備等工作。
蘇波在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必須繼續加強企業節能管理,要切實加強能源管理,在工業園區大力推行分布式能源和熱電聯產,合理調整用電負荷,切實緩解工業用電快速增長的局面,全面提升企業節能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