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紅山礦業公司440米分段深井綠色水能發電站正式開機發電,標志著國內首個深部礦井水能發電系統成功投入運行。
大紅山礦業公司作為全國聞名的特大型地下礦山企業,開采深度超過1000米,井下全年用水量達到150萬立方米,供水管道蘊含著巨大勢能。為探索開發新能源,同時實現井下主供水管道卸載減壓,減少水流對管道的磨損和對供水閥門的沖擊,大紅山礦業公司成立深井綠色水能發電項目小組對項目展開了研究。
近兩年來,大紅山礦業公司對擬選用井下主采區供水管道的運行數據進行測量跟蹤,基本判明其壓力、流速、流量等數據具備建設小型水電站的條件,且井下主采區供水系統水質優,水流壓力、流量穩定,不受季節變化影響,具備良好的水能發電項目建設條件。說干就干!經過技術人員縝密、嚴謹的分析和研究,大紅山礦業公司最終決定在井下440m分段斜坡道聯道區域開展項目建設,該區域礦石回采已結束,可充分利用閑置回風巷道安放發電機組,產出的綠色電能用于井下斜坡道持續照明負載。項目立項后,項目小組與施工單位深入研判項目對下游生產用水的影響,不斷優化調整設計方案,最終確定了裝機容量75千瓦的設計和設備選型方案,在確保井下生產用水持續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實現了發電最大化。
今年5月8日,項目開工建設,8月10日,項目成功并網試機,管道耐壓、水輪機、發電機、并網柜等一次調試正常,施工工程合格率100%,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據測算,該項目年發電量可達60萬千萬時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余噸
下一步,大紅山礦業公司將持續完善發電系統的配套設施建設,確保早日實現發電項目的無人值守自動運行。同時,還將進一步研究井下環境發電機組的適應能力,為全國同類型礦山開展井下水能發電提供參考,為“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貢獻礦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