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期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表示,高端PC產品和大屏幕智能手機將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平板電腦則成為一款重要的小眾化產品,計算機即將進入“PC+時代”。
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容:
盡管PC產業未來不容樂觀,但聯想并未對此感到擔憂。
上周,這家中國PC制造商公布了最新的季度財報,其營收和利潤均表現強勁,即使在PC出貨量下滑的市場也是如此。聯想很有可能取代其主要競爭對手——惠普,成為全球PC產業新的霸主。平板電腦的強勢崛起以及PC需求量持續下滑,這讓業內人士對PC產業的前景感到擔憂,但聯想卻仍然充滿信心。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表示:“平板電腦是極具創新性的產品,能夠對傳統PC進行有效補充。許多人認為平板電腦將蠶食PC產品的出貨量,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楊元慶認為,高端PC產品和大屏幕智能手機將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平板電腦則成為一款重要的小眾化產品,計算機即將進入“PC+時代”。
業內人士曾對PC產業的未來作出多種預測,楊元慶的觀點只是其中之一。在過去三年時間中,聯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該公司的觀察力要強于大多數競爭對手。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提供的數據顯示,聯想目前在全球PC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達到15%,略低于惠普的15.7%,而在2009年,聯想的占有率僅為9%。上個季度,聯想PC出貨量增長了24%,而PC行業整體出貨量下滑了2%。
在發展中國家市場表現出色,是聯想市場份額增長的關鍵。例如,上一季度聯想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35%,創歷史新高,而中國市場的電腦普及率僅為美國市場的五分之一。在美國,電腦普及率幾乎達到100%。
中國小型城市和農村市場PC普及率非常低,聯想對這些市場極為重視,目前已經在中國建立了3萬多個銷售網點。相比之下,以城市為中心的蘋果在中國只有六家零售店。聯想在中國市場已經深深扎根,楊元慶表示,即使是在卡車到不了的偏遠地區,聯想都會想辦法以自行車、甚至驢車來送貨。
在其他市場,聯想放棄了高利潤率的發展策略,轉而以低價搶占市場,實現了出貨量的大幅增長。花旗集團分析師認為,聯想已經在35個國家的市場份額突破兩位數,而在一年前僅為12個國家,增長近兩倍。楊元慶表示,聯想專注于發展中國家市場,這為公司出貨量增長提供了巨大空間,這也是聯想在PC市場需求減弱后仍然取得優異成績的主要原因。
楊元慶表示,聯想在PC業務之外的投資是公司營收增長的另一個關鍵。目前,來自新成立的移動技術部門營收占聯想總營收的7.3%,高于上年同期的3.6%。而在2011年,聯想在中國市場出售了700萬部手機,其中500萬部是智能手機。盡管移動技術部門成立不久,但聯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已經接近10%,僅落后于三星電子,并有望在近期實現盈利。
聯想還進入了服務器行業,該公司近期宣布將與EMC共同開發存儲服務器產品。聯想預計,這筆交易將在未來幾年中為公司創造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稱,“聯想此前是一家專注于中國市場、美國市場的PC制造商,但現在已經轉型為一家涉足多個新興市場、擁有消費產品、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服務器的多元化公司”。
一些人擔心,聯想也無法避免整個行業沒落造成的影響。IDC研究主管大衛·達烏德(David Daoud)說:“聯想比競爭對手表現好很多,但面臨的環境和對手一樣。問題是聯想能否像過去一樣表現好,當中有許多因素要考慮。”
全球PC出貨量下滑是一個因素,中國經濟放緩也是一個因素。中國銷售占聯想總銷售的42%,7月中國經濟明顯放緩。楊元慶說:“的確有一些不確定性。”他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房產泡沫的控制,還有就是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楊元慶認為這些不會造成持久影響。長遠看,楊元慶地中國經濟和PC市場持樂觀態度。
整體看,中國PC出貨量下降3%,但聯想在中國卻增長了9%。楊元慶認為成功的部分原因是了解市場。楊元慶歡迎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