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產業陷入危機,市場跌入低谷,成為新能源發展中的一大挫折。尤其是我國國內光伏企業面臨歐美市場“雙反”,更使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遭遇寒流。在“十二五”光伏發展規劃發布后,國家電網昨日啟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支持政策。
從11月1日開始,用戶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在當地電網公司申請,4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建設實現并網運行。并網運行后發電可自用,多余電量可享受1元每度補貼電價賣給電網。這意味著普通用戶可變成發電供應商。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指發電裝機規模很小的發電項目,用戶僅需自己投資光伏發電設備以及自用部分少量電纜線路投入,就能夠成為發電供應商。發電項目投運后,電網將按照計量器,發電量可以全部自用,余電電網將全部收購。
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從壟斷到接受分布式入網,打破了電網壟斷,對新能源發展具有歷史意義。這一政策也被業內解讀為政府對國內光伏項目的大力支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內光伏產業發展。不過在十二五期間發展1000萬千瓦分布式發電項目已經作為總體規劃,因此市場規模并不會擴大。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對困境中的光伏企業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光伏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仍然迫切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