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兩會期間,各行各業的專家、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對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前途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而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更是受到了熱烈的關注。
據工信部出臺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到2015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要超過6萬億元,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基本掌握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兩會期間,各行各業的專家、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對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前途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而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更是受到了熱烈的關注。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指出,當前先進技術靠引進、高端產品靠進口依然是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嚴酷現實。高端機床、高端發動機、高端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均需要從國外引進。其中,高檔數控機床90%進口,數控系統95%進口,儀器儀表70%進口,中國裝備制造業應該樹立敏感和危機意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也表示,在“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的方向之一是努力提高裝備自動化水平。為此,在政府層面,應進一步健全促進裝備自動化發展水平提升的體制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升級改造與創新發展。
有關專家指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目標是通過產業升級,最終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而傳統企業投入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現實途徑是對傳統產業和技術的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富表示,在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方面,中國裝備制造業長期以來一直被外資品牌“卡著脖子”。中國自主品牌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普遍不強,中低端產能過剩、競爭尤為激烈,很多產業的高端環節都被外資品牌牢牢掌控。
目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國際競爭力不強,尤其是核心技術領域對外依存度較高。在產業不斷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情況下,行業必須提振起發展信心,大力提升技術水平,早日實現裝備制造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