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47歲的管流星體型略顯單薄,瘦削的臉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略帶客家口音的普通話給人感覺非常親切。管流星1989年從天津大學畢業后來到廣州石化,從最初的化肥儀表工逐漸成長為如今的儀控中心副主任、儀表技術專家。
中國儀表網訊 “早知道推后幾天再去復檢就好了,現在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小孩的這個心愿了!”2013年7月3日,剛大修完畢,答應帶剛高考完畢的兒子外出旅游的廣州石化儀控中心副主任管流星,還未來得及實現兒子的愿望,就因病住進了醫院,并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今年47歲的管流星體型略顯單薄,瘦削的臉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略帶客家口音的普通話給人感覺非常親切。管流星1989年從天津大學畢業后來到廣州石化,從最初的化肥儀表工逐漸成長為如今的儀控中心副主任、儀表技術專家。
關鍵時刻敢于拍板
“活你們繼續干,有問題責任我來承擔!”2013年5月煉油裝置大修期間,管流星的這句話在儀控中心一車間技術員梁平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整一、蒸餾二、污水汽提二裝置DCS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是集團公司級隱患治理項目,計劃升級改造時間為3天。但在本次大修改造中,由于生產需要,留給儀表人員的時間只有1天。
“3天的工作能否在1天完成?萬一操作站到時不能恢復運行,污水汽提裝置就無法恢復正常生產,后果將是‘憋停’在運裝置,這樣的后果我們可承擔不起。”儀表技術人員心里直打鼓。
“這次不干就可能就要再等4年,這樣勢必造成系統‘帶病’運行,隨時可能因系統的故障造成裝置停工。活你們繼續干,有問題責任我來承擔!”正當大家還在爭論不休時,經過深思熟慮的項目負責人管流星一錘定音。“我們可以考慮采取臨時總線的方式,大家再把方案再優化、細化一下。”
在管流星的直接指揮下,儀表人員24小時內圓滿完成升級改造任務,消除了系統存在的隱患,受到了公司領導的好評。
S-Zorb裝置閉鎖料斗程控球閥故障率高一直制約廣州石化甚至中國石化的同類裝置,管流星一直致力于程控球閥的自主維護和國產化問題。在攻關過程中碰到最為棘手的“到底選碳化鎢還是碳化鉻作為球閥涂層原料”的問題時,小組成員們爭議頗多。管流星在綜合兩者的特性后,最終拍板決定選碳化鎢作為涂層原料。
經過攻關小組的共同努力,S-Zorb裝置閉鎖料斗程控球閥逐步實現國產化維修,故障率同比下降20.7%,每年可以節省一千多萬元的維護費用。此外,技術攻關小組還配合國內廠家,研發出取代進口閥門的國產球閥并投入使用,不僅節省了成本,還為同類設備的國產化積累了經驗。廣州石化S-Zorb裝置進口閥門國產化維修及國產化生產的經驗也受到了總部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并建議將此經驗在系統內推廣。
工作不分“份內份外”
2010年3月29日,離早上開班子碰頭會還有5分鐘。管流星斜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趁這個短暫時機,小休一會兒。今天開完碰頭會,接著開周例會,下午開搶修協調會,開完會要到現場查看情況,協調指導蒸餾三裝置儀表搶修工作。
在蒸餾三裝置搶修期間,這種場景已經成了管流星工作的常態。
自“3.18”火災事故以來,管流星已經在現場連續作戰了12天。本來分管項目和技術工作的他也不用這么疲于奔命,但分管安全生產的副主任剛好出差,而且時間還比較長,于是儀表搶修的重擔就落在了他的肩上。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管流星說:“活總要有人干,沒有‘份內’和‘份外’之分。”
儀控中心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郭華說:“管主任的大局意識特別強,自2000年擔任儀控中心副主任以來,該中心更換過三位主任,但他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始終沒變。”
由于“3.18”屬于突發事故,搶修的關鍵是儀表設備材料的準備。管流星組織指導儀表人員第一時間統計出現場儀表損壞的確認情況,并在當天下班前就將設備材料報給了物資供應中心,為后續搶修工作的開展贏得了時間。與此同時,管流星迅速組織人員制定儀表設備搶修方案,并不分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天天與儀表人員在現場一起拆閥、一起拉電纜,確保各項儀表搶修工作落實到位。
然而,此刻外人看來不知疲倦的管流星,心里除了承受著能否順利完成搶修任務的壓力外,還承受著剛剛失去母親的巨大心理壓力。
管流星對母親有著深厚的感情,結婚后,母親就一直在一起生活。由于母親患有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每天都要注射胰島素。為了方便照顧母親,管流星學會了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技術,每天無論工作再忙,給母親注射胰島素都是他雷打不動的事情。
母親的離去給了管流星很大的打擊,但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出色地完成了“3.18”搶修任務。
停不下手中的工作
“煉化互供物料流量計數采項目方案要盡快報給信息部門。”7月8日,儀控中心主任工程師史成武接到了管流星的電話,就該項目的注意事項進行確認和交流。
“他病中牽掛的還是工作!”當史成武事后知道這個電話是管流星在醫院的病床上打來的時候,既心疼又敬佩。
在2005年到2012年的7年時間里,廣州石化一直在進行千萬噸煉油改擴建以及完善配套項目,面對新裝置建設、技術改造這些復雜的儀表工程,管流星帶領他的團隊,圓滿完成了蒸餾三、加氫裂化、重整二、干氣制乙苯等近30套裝置的儀表項目,并且都實現一次開車成功。
“管主任這幾年工作非常辛苦,有一次‘五一’節放假,正碰上那幾天任務不是太緊,他想出去玩一下放松放松蹦緊的神經,結果第二天還沒出門,他就發燒了,在家躺了足足三天。”郭華心痛地說起管流星不為人知的一件事。
“疾病就是‘紙老虎’,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工作的時候沒感覺有什么事,沒想到一停下來反而不舒服了。”管流星無奈地說。
2013年煉油Ⅱ系列大修期間,管流星兩次肚子劇痛,當有同事看他臉色不好,建議他到醫院檢查時,管流星說:“可能是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吃點藥沒事了。”就這樣,他拖著病體連續60多天加班加點,日夜奮戰在現場,肚子痛了悄悄吃了止痛藥又返回工作崗位,和其他員工一起全程參加了大修改造工作。
“工作的時候雖然很累,但感覺很充實,現在一閑下來反而不知道做什么了,就當是提前體驗退休生活吧。我會全力配合醫生的治療,盡快回到工作崗位。”住院中的管流星面對前來探望的公司領導和同事,很少談自己,更多談的是工作。他的樂觀和自信感染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