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黑人-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午夜毛片a级在线-欧美午夜免费一级毛片-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 關于學會| 加入學會 | 聯系我們
郵箱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電網升級高峰期來臨 2.0版呼之欲出

上海證券報 2014-04-30
  (2014年3月18日,500千伏浙江省東陽市吳寧變電站內,工作人員在用紅外線儀器檢測開關工作情況。)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電網已進入升級2.0版的高峰期。近期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智能電網成為閃耀的明星,德國的iNES智能電網管理系統成為工業技術創新獎的獲得者。另有多家海外知名咨詢機構認為,未來3-6年,全球智能電網將保持驚人的復合年增長率。智能電網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將高達1400億美元。而我國,預計2020年前用于特高壓、輸配電智能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就將近4千億人民幣。
  
  聰明的網、互動的網
  
  美國能源部輸配電辦公室出版的《GRID2030》將智能電網的概念概述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電力傳輸網絡,能夠監視和控制每個用戶和電網節點,保證從電廠到終端用戶整個輸配電過程中所有節點之間的信息和電能的雙向流動。
  
  中國相關研究機構則偏向于認為,智能電網是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到服務以及蓄能與能源終端用戶設備的數字化全面升級,通過提高自動化技術水平,使電網運行更加安全高效。
  
  無論歐美也好,中國也罷,對于智能電網的定義都包含了互動的概念,即讓終端用戶共同參與到合理分配利用電力資源。
  
  在這項巨大的系統工程中,對于用戶用電信息進行精確的采集,無疑是重要且需要最先實施的一環。
  
  工博會上新明星
  
  在近期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智能電網備受關注。這從本屆“Hermes工業技術創新獎”的得主身上便可以看出。德國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商SAG旗下iNES智能電網管理系統摘得了這一知名獎項,該公司的技術能夠幫助傳統低壓配電網絡向智能電網轉變。
  
  來自德國Fraunhofer能源聯盟的研究人員則在此次工博會上展出了自己的“迷你智能電網”解決方案。根據這項名為“聯合能源裝置2”的計劃,多個小型發電設備被合并成虛擬發電廠集中管理。
  
  “風能、太陽能和沼氣都是能量來源,它們有著各自的優點及缺點。我們每種能源的優勢通過一種智能的方式聯結起來,這樣我們便能確保德國能源有可持續的供應。”Fraunhofer風能及能源系統技術副主任Kurt Rohrig表示。
  
  在上述展示技術中,智能電網的兩大優勢得到了很好的展現。首先是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改善電力資源分配,提高電力使用效率,二則是為清潔能源發電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智能電表:小身材大市場
  
  智能電表能讓客戶監控用電量并向公用事業及時提供反饋,公用事業進而可以利用相關數據設定價格并理順需求波動。今年2月,彭博新能源財經曾發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安裝近2.5億只智能電表,歐洲預計到2020年將安裝1.8億只,目前也已達到了5500萬只。“亞洲和歐洲市場將驅動到2020年的增長,在北美的重心將繼續從硬件轉向軟件,公用事業將尋求從現有的大量電網數據中擠壓更多價值。”BNEF能源智能技術高級分析師Colin Mc Kerracher表示。
  
  相關電力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智能電表的智能暫時只體現在抄表和付費上,一旦智能電網建設全面鋪開后,智能電表涉及的功能將延伸至有序用電管理、用電情況統計分析、異常用電分析、電能質量數據統計等。該行業也將面臨一個年規模超過50億元的大市場。而帶通信功能的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將來是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的主導方向。
  
  近期,國家發改委還在推動一項名為“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工作。這同樣屬于用電信息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實現幫助終端用戶實現用電“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與用戶進行用電信息分享,從而讓用戶基于分時電價選擇合理分配利用電力資源。這也將有助于降低高峰負荷,提高電網設施利用率。電力行業專家認為智能電網用電信息管理系統最終將升級為自動化營銷系統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鄰國日本和韓國,近年來智能電網的建設重點同樣放在用電側。由于日本近年來鼓勵積極利用家庭進行太陽能發電,需要及時掌握所有家庭太陽能發電消費情況,智能電表將迎來大范圍安裝。預計2020年前日本智能電表需求量約5千萬部,每部成本近2萬日元。
  
  韓國目標是在2030年全面完成智能電網建設,到2020年前的重點是實現用電環節的智能化。2015年前完成智能電表在全國的普及應用。2017年前完成七大城市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以及在韓國七大城市以區為單位進行智能電網建設。
  
  智能電網投資正熱
  
  智能電網充分契合了全球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致力于發展新能源發電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目前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都在加碼智能電網建設。全球的智能電網投資也進入了高峰期。
  
  ResearchandMarkets近期發布報告稱,全球智能電網管理服務市場在2012年至2016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高達驚人的51.29%。對這一市場貢獻最大的因素便是智能電網的出現以及來自政府方面的支持。例如中國有著全國性的電網擴展計劃。“十二五”電網智能化投資總額接近2000億元人民幣。而美國政府則推出智能電網投資撥款計劃,向智能電網設施的建設投資43億美元。
  
  根據Tech Navio上個月發布的報告,全球智能電網網絡安全方面的市場規模從2012年到2016年將以29.43%的復合年增長率迅速膨脹。研究機構Navigant的預測則稱,2014至2020年間,智能電網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將高達1400億美元。
  
  清潔能源咨詢機構Mercom資本集團的報告,在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電網業吸引到1.01億美元風險投資。這些投資通過21筆交易完成。去年同期,有11筆交易,投資總額達到1.48億美元。
  
  再看我國,由于能源資源集中在西部地區,而能源主要消費地區集中在東中部地區,這種不平衡促使我國要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需要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為能源輸送以及調節提供更安全、經濟、高效的保障。
  
  “‘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用電環節智能化環節的投資力度最大,接近智能化總投資的一半。”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葉旭晨表示,僅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將在我國智能電網投資中占據1/3的比重,投資額超過750億元,其次是配電自動化和通信信息平臺。三者投資合計占到總投資的80%左右。
  
  多位電力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用電信息采集業務中,依照目前的格局,仍將是國家電網下屬企業占據明顯的優勢。智能電表企業的競爭的實質是芯片企業的競爭。由于目前電能服務管理平臺尚處于建設初期,國泰君安研究報告則認為平臺建設過程中,相關系統、軟件開發企業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另外,隨著劃時代的電動汽車“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北京、上海先后明確電動汽車扶持政策,用電智能化環節另一重要領域――配套充電站(樁)投資建設也將掀起小高潮。
  
  顯然,一盤智能電網建設的大棋已開始落子。

99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