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1日零點開始,位于福建省9個設區市監測點的采樣頭、專業切割器和檢測儀器,均開始運作,實現對外發布PM2.5監測數據。預計于今年年底,福建省新標準監測網絡有望初步建成。
福建省PM2.5監測系統日前基本建設完成,比規劃提前一年。除福州、廈門、泉州先行試點外,該省寧德、南平、三明、龍巖、漳州、莆田等6個設區市業已相繼完成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點相關設備的安裝、試運行,實現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數據聯網。
去年1月1日起,福州、廈門對外發布PM2.5監測數據,去年10月泉州啟動PM2.5監測并對外發布。福建省環保廳表示,平潭綜合實驗區和福建省14個縣級市,力爭今年底前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明年1月開始發布PM2.5監測點監測數據。
福建省會城市福州全城區共布設6個國控監測點。1日下午探訪位于福州市五四路的監測點看到,位于樓頂的站房設有采樣頭、專業切割器和檢測儀器,空氣中的微顆粒物被采吸進來后,分離出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得到的監測數據,隨即通過網絡傳輸至各監測主管部門,并向公眾發布。
福建省環保廳環境監測專家表示,目前該省生態環境質量位于中國前列,與國家空氣新標準相比,整體數據可能有所下降,具體情況需到明年基礎數據匯總后才可統一評價。
福建重視大氣污染防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大氣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有望年底前完成更新改造45個空氣自動站、建設省環境空氣監測綜合管理平臺、初步建成全省新標準監測網絡并開展預測預警等各項工作。
福建省環保廳透露,為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將以整治大氣污染為重點,查處違法排放廢氣的污染問題,推進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能源。同時,還將開展涉重金屬企業專項檢查,深化重點流域重污染行業水污染專項整治,集中查處重點流域、水環境污染嚴重區域工業園區的重金屬環境違法案件。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