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環境整體影響,2014年1-5月,我國冰箱、空調、洗衣機、液晶電視四大品類家電產品,除空調零售量保持增長外,其余品類大家電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別是彩電領域下滑幅度較大,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國內平板電視需求收緊,估算銷售規模只有2000多萬臺,比2013年同期下降15.3%。不過,家電行業集體進入微增長時代的壓力,并沒有改變智能家電比例穩步提高的事實,據權威數據顯示,2013年智能家電的收入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顯然,智能家電正成為拉動家電市場需求的主要動力。
如果說2013年是智能電視爆發增長元年,那么2014年,伴隨智能白電技術的突破、市場認知的加深,全品類家電的智能化正推動家電領域邁向智能家居的新紀元。從年初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到2014中國家電博覽會,再到近期于青島啟幕的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不難發現,“智能家居”始終是各大展會的亮點。在以“萬物互聯智慧生活”為主題的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三星、海信、長虹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在特設的智能家居展區展示了搭載各自智慧家庭相關技術創新的智能產品。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盡管,面對日益高漲的智能化浪潮,家電企業正通過“轉型、結盟、變革、合作”的方式推動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但在交互模式的改變、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同一控制平臺缺失的背景下,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整體仍處于產能導入期,智能家居產業推廣過程中依然面臨較多阻礙。特別在互聯網企業集體躍躍欲試、BAT都在布局智能家居產品的背景下,傳統家電企業需要警惕――堅守智能家庭市場入口是后硬件時代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
物聯網帶給智能家居發展嶄新的時代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智能家居產業發展始于國外的智能樓宇、智能安防、智能建筑領域。上世紀末,在中國初露端倪時,由于沒有好的相關產品配合、技術環境不成熟、耗資多、體驗差導致消費市場冷淡等原因,使得“智能家居”概念還未真正走進人們的視野,就歸于沉寂。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伴隨物聯網技術的興起、基礎硬件時代的升級換代、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的進步,智能家居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勢頭。據物聯網白皮書顯示,2013年我國物聯網整體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同比增長36.9%。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物聯網在家庭生活中的基礎應用,智能家居發展迎來嶄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