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王健研究組利用光纖微腔與中性原子的普塞爾(Purcell)區域耦合,實現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態讀出,其速度和保真…
基于Grotthuss跳躍機制的質子導體在形變傳感領域具有獨特優勢。與依靠金屬離子或離子液體等載荷離子擴散遷移的傳統形變傳感電解質不同,Grotthuss機制通過氫鍵網絡的連續重構來實現質子傳導,顯…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張宇峰教授團隊成員李玲教授聯合深圳校區集成電路學院張明宇副教授在紅外光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基于高密度氮化硼納米管定向生長的多功能紅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據中心的能耗問題日益突出。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約8%的電力被數據中心消耗掉。而在實際運行中,許多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平均僅使用了其額定功率的5%至15%,大部…
基于大規模儲能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有機電池可為商業化鋰電池提供強有力補充。然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有機電池仍然面臨眾多挑戰,其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在這一背景下,6月16日,華中科技…
6月7日,《激光與光子學評論》(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在線發表了超快光學實驗室在速度調控的移動光學勢壘光場折反射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標題為“Regulating Light Refraction…
近日,微納電子器件與量子計算機研究院沈健/何攀課題組在能斯特效應的非線性響應研究上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Nonlinear Nernst effect in trilayer graphene at zero magnetic field”為題,于…
近期,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毛鵬在材料類國際頂級期刊《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IF: 31.6)上發表題目為“In-situ volatilization of solid additiv…
隨著非侵入式腦機接口(BCI)技術在智能控制及物聯網(IoT)等領域的持續發展,基于運動想象(MI)的神經信號解碼正成為構建自然、高效人機通信通道的關鍵手段。BCI 系統通過解讀腦電(EEG)信號,將神…
隨著電子器件向高性能、小型化發展,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帶來的熱管理問題成為制約器件穩定性的關鍵瓶頸。碳基高導熱材料在面內熱導率超過1500 W/m·K時,面外熱導率普遍低于8 W/m·K,甚至只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