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工業智能化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項目啟動會現場
為推進863計劃項目“流程工業智能化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的順利實施,7月9日,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沈陽組織召開了項目啟動會。會議邀請了科技部高新司先進制造與自動化處、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先進制造處和遼寧省科技廳的領導、技術專家以及其他5項課題負責人參加會議。沈陽自動化所所長于海斌致歡迎辭,科技處副處長胡琨元主持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科技部高新司先進制造與自動化處孫權介紹了項目的組成情況,宣讀了項目的批復文件,并頒發審批通過后的課題任務書;同時建議項目各課題之間加強溝通,共同做好項目的實施工作。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先進制造處陳智立要求各課題務必重視財務問題,嚴格按照課題預算執行,做好科技報告的按時上報工作。6項課題負責人分別就總體任務、執行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匯報。
能源、重化工等流程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型電力、石化、冶金等企業的重大裝備是多種技術和眾多設備的集成,具有大型化、高參數化、工藝復雜化等特點。傳感技術、檢測技術、分析測試技術和各種儀器儀表技術是流程工業智能化技術的關鍵,是整個裝備的神經中樞、運行中心和安全屏障,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倍增器。但當前國際流程工業智能化技術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功能落后等諸多問題,高端產品也嚴重依賴進口。
此次863計劃“流程工業智能化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項目的啟動,將針對冶金、石化等復雜流程工業節能減排與安全生產的需求,研究多態無線監控技術、能效監測評估與優化控制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風險智能識別與安全應急技術;建立流程工業智能化工廠,提高我國流程行業節能減排與安全生產綜合保障能力。
項目由指南中“面向過程智能化的多態無線監控技術與系統”、“流程工業系統能效監測評估及優化控制技術與系統”、“冶金工業系統能效監測評估及優化控制技術與系統”等方向的6項課題整合而成,涉及關鍵技術研發以及有色、冶金和化工三個行業應用示范。
如“冶金工業系統能效監測評估及優化控制技術與系統”課題主要面向冶金行業節能減排的重大需求,開展設備級、過程級與系統級能效在線監測分析、評估診斷及優化控制技術攻關,實現能源協同平衡與優化調度,為冶金工業系統節能減排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大力推進我國流程工業系統能效優化控制技術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冶金行業走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課題執行期為2014年至2016年,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參與課題研發。
“面向過程智能化的多態無線監控技術與系統”(國撥經費控制額不超過1500萬元,前沿技術類)是針對冶金、石化等復雜生產系統,多環節,分布地域廣,難以細粒度監控和整體優化的難題,攻克多態物聯測控技術的融合與集成,實現對廣域分布的生產裝備和生產流程的細粒度感知,生產系統的實時狀態分析,多環節生產流程的協同優化,并實現典型示范應用,網絡規模千點以上,可覆蓋10平方公里。
“流程工業系統能效監測評估及優化控制技術與系統”(國撥經費控制額不超過3000萬元,前沿技術類)課題,是面向冶金、石化等復雜流程行業,開展生產過程設備級、過程級、系統級能效在線監測分析、評估診斷、優化控制技術攻關,實現能源協同平衡與優化調度,為流程工業節能減排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能效提高2%~5%,并在不少于2家企業示范應用。 (本文來源:中國儀表網,轉載請注明出處)